
感謝林木火老師的高徒古小姐的提供,之前的福爾摩沙盃跟參與四平推手的練習中。阿紫一直以為林
老師說我的雙重是兩隻腳沒有陰陽,亦即同時接地。但是上週日的推手交流裡面才知道,並不是如此。
而且手腳部份,阿紫以為是不要同手同腳就好。(EX: 如拳架皆有陰陽,左手右腳、右手左腳。)
後來,古小姐跟我分享一個重要觀念。這個近期內游大哥也提過。化勁接力的完整度,用身體
接鬆胯落地。要盡量化到對方來力消失到一半,再走。以四平推手為例,若對方推我左側,我能沉左
胯(重心落左腳)接力一半,出右手還一半給對方。則平衡與架構無缺。對方即始用她的左手推我右
側。也不至失衡被推出。倘若第一下不接左腳,直接讓對方撲空,重心換到右腳。此時我右手右腳重
心與施力點皆在同側,變成所謂雙重。我身的右方已如實物,身實。對方擊我右側便出。以此可知抓
住對手出力未濟時機固然重要,而己身陰陽變化雙重之避免亦為根本。否則易成身死、身實之勢,轉
瞬潰退。此點尤對力量不夠大的人(女生的學習者為要),倘若沒善用化力時機與身體下沉鬆胯之勢,
就是在與對方拼力。女生要跟男生拼力氣,一般來說更難贏。
後記:
四平推手要點,不可捋採。為了要訓練單純腰胯化力,避免一般弓箭步推手一味閃躲蠻拼的積習。
頭頂懸。沉胯時,收下腹,尾閭。身體不可前傾過30度。 胯要鬆。
(該來多練拳架了>_<) 阿紫覺得凡太極拳架,基本上有練就會進步,外形表現不管,著重內在,全身
整合力的表現。手的動作是腳及身的位能體現。當意念跟構造確實,外形動作是自然形成。拳架的固
定式是完整的位能表現,但是那已是最終結果。還是要從根本下去求,才不會只是空架。試力跟與人
實際拆招,才能確定自己練的是能用的。但即使是再好招式,也要看對手應對程度及得機得勢才派的
上用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