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愛上自己的不完美是學習接納自己的必修課。
從小總是被灌輸著我們要表現良好、學業成績優秀或作出種種被社會認可的行
為,才算是夠好。僥倖的話,我們還能被其他人所接受,被稱讚,被愛。
然而,我發現這是個神話。我們永遠不可能維持在 “最好”的狀態---自己眼中跟
別人認同的最好。即使偶然達成也無法一直擁有。這樣的完美神話變成了內在嚴
厲的聲音,就算已經表現不錯,我們永遠覺得不夠,像在喝解不了渴的水,
生命變成了一場無盡的追逐,追求被愛、更高社會地位、財富…。為了想要更好,
我們得了追逐的疾病,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。才發現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,並不
多。而想要的,試問那些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?還是長期以來,別人潛移默化
給我們的。其中包括了他人未盡的理想、可能有的生涯選擇、錯失的功勳成就,
一代代的無盡想望。可想而知,這就像拖著一噸的家居雜物想要擠上自強號列車
那樣的無望及滑稽。而生命就在這無盡的追趕中失落了。
我們從來未曾認識那對我們最重要的人,不是老師、情人、鄰居。就是我們真
正的自己呀。我們跟真正的自己失聯,以求變得更好: 減肥、整形、買名車、
改變頭銜。但即使外在情狀改變了,我們的內在還是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。皆
因於所有行動的最初是要變成別人眼中“夠好”的那個人。而不是先學著接受“夠
好”的自己。愛上自己的不完美是重要的,了解自己的有限。也了解不完美的部
分正是帶給這世界不同趣味、不同人相處質感的必要元素。
因為一件事物完美而去愛還有欣賞,太容易了。但能愛一件不完美的人事
物,其實更有挑戰性。或者說更有真實感,那樣的愛是無條件的。不帶批判,
也沒有經濟衡量的。但是非常值得也異常珍貴,這樣的一份禮物,我覺得是絕
對需要先送給一個最需要的人,就是我們自己。我常覺得有死亡是好的,這樣
我們才會學著珍惜有限的人生,並且最終都要放棄所有不必要的東西,唯一陪
伴我們到最後的只有最真實的自己和這一生所經歷的各式經驗。越早學會善待
自己的不完美,也就越能真實的生活,好好地過這僅有的一世,創造出更多值
得而美好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