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同理心來自感受,
不是來自理智。
但又非是落入自己的"感受"中,
自顧自的引發自己單方向的情感投射與設想。

⋯⋯ 若是啟動理智的人,
想要同理他人的處境,
容易落入自己思維的窠臼,
只要是他認為該當如此的,
就無法理解其他的可能性。
並且常是落入思維的思辯,
而非是靜靜的、沈靜的體會與感受
那些心情裡有多少複雜的感受:
難過、悲傷、無助、無望、心酸、遺憾、愧疚、孤獨、害怕、擔憂. .....

感受,要的是被懂與觸摸,
不是強烈壓迫式的矯正與改變,
那是粗暴的,且扼殺情感與創意的。

感受,要的是同在,與梳理。
就如梳著一根一根的髮絲,
粗糙與暴力,
都是破壞與傷害。

但兩人關係是複雜的。
有時即使想要給予同理心,
但人的拒絕與急迫,及自己的阻擋,
也可能讓同理心無法發生。
因為在關係中,他人也感染到一種急切的焦慮與不安,
而使關係裡呈現了拉力與緊張。

同理心的發生絕不容易,
需要天時地利與人的合作與一致的頻率。
當拉扯與對抗在關係中存在與發生,
同理心,也就煙消雲散了。

把同理心講得太容易的人,
絲毫不認為同理心有何困難的人,
恐怕,是不瞭解同理心的。

 


後語:


我深知道沒有同理心所會造成的傷害。當我們對一個人傾訴,代表信任對方,也可能是想要尋求支持、認同及安慰。如果聽的人沒有同理心,甚至落井下石時,那樣的傷害是加倍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